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4年08月2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遥远的香菇小镇(散文)

江苏张家港市机关幼儿园教师 冯莹莹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4年08月27日   01 版)

    蔡崇达在《皮囊》中说“我们都是,既失去家乡又到不了远方的人。”我曾是多么向往远方。从未想到,多年以后,那个我曾拼命逃离的大山深处,也将成为我半梦半醒间最真切的思念。我想也许是那个地方曾赋予了我力量,致使我的一部分也与之融为一体,不可分离。那里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火光村”,因盛产香菇被誉为香菇小镇。

    香菇小镇坐落在马岩山下。马岩山高耸入云,像一匹奔腾的骏马,将小镇守护其中。小镇上弥漫着香菇的香味,林荫道旁分布着香菇种植基地。走进香菇基地,一排排整齐排列的香菇棚,像是等待检阅的士兵,庄重而有序。棚内,香菇菌棒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一朵朵香菇从菌棒上探出脑袋,圆润又可爱,像是一个个小精灵,在跳来跳去捉迷藏。采香菇的妇女们成群结队,聊着村里的趣事有说有笑,手里的活儿一刻也不曾耽误,熟练得像机器一样。棚外不时传来小孩稚嫩欢快的笑声。小镇一片祥和,让我不由得回忆起从前。

    关于香菇的记忆也并不总是美好的,但它总以另一种方式成就美好。在那个年代,对于家境清寒的人家,香菇不仅可以充饥,还可以晒干后带到学校换取上学的口粮。采香菇的路途是异常艰险的,住在深山中的居民最是警惕,为保护居民的安全,会在屋后的山上设下隐秘的陷阱,防止野猪等猛兽的入侵。记得小时候,我们背一个背篓或拎一个麻袋,常常去山上采香菇,但我们总会跟在父母的身后,然而隔壁家的堂姐就没那么幸运了。

    有一天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一手挎着装满香菇的篮子,一手拎着另一只裤脚,整个身子向左边倾斜过去,艰难地挪动着。当我走近方才看清,原来是堂姐。一个比我头还要大的铁钳子,狠狠地插进堂姐的右脚,铁钳的獠牙深深地插入脚背的皮肉里,伤口处已经绽开,露出鲜红的血肉。我一下慌了神,心跳到嗓子眼,想去帮忙又不知所措,连忙接过堂姐手拎的香菇篮子。堂姐的脸上汗水与泪水模糊了一片,疼痛使她额头青筋暴起,她咬着牙仍安慰我:“没事儿,等回家爸爸知道怎么解开!”最后在大伯和哥哥齐心协力下,终于解开了铁钳,堂姐的脚才得以解脱,只是我的心里久久无法平静。

    在生活中、行动中遭遇了苦楚的人,只要心是阳光的,无论流泪、流血还是伤痕累累,都会迎接次日的朝阳。就像我的堂姐,次日清晨,我又看见了她忙碌的身影,拖着那只伤口还未结痂的脚,扛着装满猪食的桶,一瘸一拐地去喂猪、砍柴、生火、做饭……她就那样忙碌着,像永不停歇的齿轮匆匆转着,苦难的生活从不会为柔弱的少女放一刻钟的假,顾不上伤口的疼痛,顾不上自怜与抚慰,顾不上忧虑与叹息,只有无尽地忙碌。

    炊烟从堂姐家的屋顶袅袅升起,灶膛前堂姐的脸上只有专注与安详,仿佛昨日的狰狞与苦难都已随着炊烟消散而去,而我在那腾飞的炊烟里,看到了一个自强不息的女孩,看到了一个看似柔弱的少女面对不幸时的挣扎、斗争、意志、勇敢。

    从前的小镇还不叫“香菇小镇”。在这个小镇上,有一个又一个和我的堂姐一样的人,她们从不畏惧苦难,用不屈与勇敢,从苦难与不幸中酿出了生活的蜜汁,将大山深处的香菇“搬”进了种植基地,用勤劳与智慧创造了“香菇小镇”。

    “小时候,我等待思想成熟,等待经验积累,等待抉择坚定,等待成为成年人的样子。那个人,或者化身,曾经有所归属。”当我读完《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时候,我开始理解,开始承认,我属于那遥远的小镇,是那个香菇小镇塑造了我,不管我走多远,那里都是我的起点与归处。

    责任编辑:谢宛霏

乔叶:贴着乡村的骨骼去书写
努力抬头看,就一定能看到光
正青春 当报国(随笔)
情满五莲山(散文)
故乡骑行
遥远的香菇小镇(散文)
回忆收秋(散文)
我与鳃的故事(散文)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