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4年12月0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故乡的老路(散文)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生 何轮(24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4年12月03日   07 版)

    故乡,不过是一点灰色的云,映衬出几点朦胧的身影,回不去,也入不了梦的地方罢了。

    走在那条熟悉的小道上,看着灰色的墙、青色的瓦,踩着黄色的泥、绿色的草,慢慢地走,轻轻地踩,脚步都是轻盈的,生怕哪一步踏重了,会踏碎这满地的回忆。

    那是一条连接故乡与城区的山路,每逢寒暑,我便同外公走上几回。那条路很长、很远,路上景色尚好,不缺绿树繁花,不少娇鸟啼鸣,空气中总是夹杂着青草的气味儿。那条路是在荒草与丛林之间,被踏出的一条黄土小道,承载着我幼时的记忆。

    “青蛙池田呱三遍!”外公立在老路上的水洼旁,听着蛙鸣。我咯咯笑着,学他装模作样地点头,外公忽然说道:“轮崽,你也接上一句。”我眨了眨眼,听见林子深处传来“吱呀吱呀”的蝉鸣,连绵不绝,于是高声道:“夏蝉林中鸣不厌!”外公大笑:“好,好,算你接得上。”他乐呵呵地挪动步子,念叨着:“再走远点,我俩能凑出一篇文章来。”一丘松树一丘土,一片鲜花一片云,一阵鸟语一阵笑,那条路上,都是我与外公的回忆……

    穿过一山又一山,走过一年复一年。而今,这条老路已经罕有人迹,前些日子我故地重游,那条路上鸟还是有些,花依然开着,树长高了些许,但少了马蹄与牛粪的印记,荒草变得茂盛了起来,花开花落,恍惚间已过去十几个春秋了。

    我眼前似乎还能看见那位高高的个头、铜黑的皮肤、头戴黑色鸭嘴帽的老人,他瘦削的脸上颧骨轻轻耸出,眼梢微微向鬓角挑去,目光深邃。他还是穿着一身满是补丁的老旧衣服,整洁的着装下踩着一双破旧的黑色布鞋。

    我心头猛然一紧——这不正是那位陪我走过整个童年的人吗?那个教我听鸟语、数蛙鸣的人,是生命里最重要的那个人啊!我不假思索地伸出双手,想要用力抱住他,可触到的,却是一阵虚无的空气。顷刻间,一股寒意从心底涌了上来,我呆呆地愣在那儿。我忽然意识到,再也不会有这样一个人,会牵着我的手走过这条老路了;再也不会有这样一个人,会在凛冽的寒风中拉开他的棉袄,将我的手揣进他的怀里了。记忆如潮水涌来——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那年他的神智已有些模糊不清,他的手已经微微发抖,但他却依然在寒风中颤颤巍巍的,把我的手紧紧地捂进他的棉袄里。

    我忽然走得有些累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累,身也累,心也累。一山黄沙一山坟,一阵凄鸣一阵风,路上有些孤寂,缺了生气,一个人走在这条路上,还有些恐惧——童年的这条老路可能要慢慢消散在时光长河中了,要随着老一辈的人消散了。

    山水之中,天地之间,老路这条故乡记忆的纽带,横跨成一座岁月的桥梁,连接着我的童年与过往。这一片土地,历经了千百年的风吹雨打,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曾经来来回回地走过,留下了满地的故事,一脚踩下去,满地的回忆便会浮上心头。

    也许,人生就是如此,那位曾牵着我的手、带我走过黄土小道的人,那位匆匆路过我生命的人,在我心中已成了过往。我多么渴望,能够紧握外公的手,与他一同再次走过这条故乡的老路……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

菜园奏鸣曲(散文)
故乡的老路(散文)
秋风(组诗)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