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4年12月1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消失的镯子(小说)

陕西城固县第二幼儿园教师 张晶喻(27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4年12月10日   13 版)

    徐老师的玉镯丢了。

    整个周末,她和丈夫翻箱倒柜,排除了落在家里的可能,一来学校又把工位翻了个底朝天,也不见镯子的踪影。

    经过一番考量,徐老师不打算发寻物启事,怕太过张扬影响不好。她决定给“有心人”一点时间,毕竟还有监控可查。

    两天过去了,镯子仍没回来,徐老师走进了校长办公室,请求查看监控。

    由于是集体办公室,领导便前来征求其他同事的意见,并邀请两名教师代表一同观看。办公室里鸦雀无声,没人反对,也没人赞同,终究是由领导点了两个名字出来。

    监控视频显示:整个周五下午,除了徐老师没有任何人靠近过她的办公桌。摄像头拍的正好是她的背面,只见其频繁地来到办公桌前摆弄着什么,手镯在腕间一会儿出现,一会儿消失。

    这当中的原委,只有徐老师自己知道——每次去洗手间前,她都要把手镯褪下来放在办公桌上,而周五下午因为肠胃不适,她频繁去往了洗手间好几趟。这个略显矫情的细节给手镯的丢失埋下了隐患,也使得从一开始,她就在潜意识中认定办公室里的同事嫌疑最大。

    可惜,衣袖的长度正好盖住了手腕,从而无法判断徐老师最后一次离开时,玉镯是否还藏匿其中。

    陪同的同事淡淡地说:“回家去找找吧。”

    当天晚上,徐老师又一次在家里翻箱倒柜,每一个缝隙都被搜查了两遍以上。当她再次向儿子求证这不是一场幼稚的恶作剧时,被毫不留情地赶出了房间。

    丈夫望了她一眼,重复道:“你非要戴着去学校的嘛。”

    徐老师觉得自己像极了小丑。

    第二天一踏入办公室,就有老师远远朝她喊:“我就说吧,根本没人拿,肯定是丢在家里了。”

    另几位同事也高声附和着,眼神中满是不悦。

    徐老师赔着笑脸认同了大伙的论断,如立保证书般向众人宣告:“回去一定再好好找。”

    她后悔当初脑子一热戴着玉镯来学校了,一周前激动难耐的分享欲此刻早已灰飞烟灭。

    这下可好,镯子丢了,人也得罪了。

    上周还夸赞过手镯的女同事纷纷孤立起徐老师,连话也不多讲。她便每天诚惶诚恐地等待着,祈盼一个再次跻身集体的机会。

    终于,有人站在公共打印机前发问——

    “昨天谁在机子里打琴谱了?这儿留了一张。”

    没人吭声。

    徐老师伸出脑袋观望。

    “《秋日私语》,还挺有雅兴嘛,咱们办公室里可没有音乐老师。”这位女同事见无人回应,便自顾自说着将乐谱放了回去。

    “说起来,有天下午放学后我回来取快递,还听到校园里有琴声呢!”有人接话了。

    这下子,好几个埋头工作的同事都小声议论起来。

    “监控里孙老师是最后一个走的。”徐老师竖着耳朵小心等候着,终于在十分钟后加入了群聊。

    “你一说我也想起来了,有次下午散步路过学校,天都快黑了她才出校门。”有同事点着头应和道。

    “这么长时间,干吗去了?”另一人眨着眼睛发问。

    大家都揣测起来,激烈的讨论直到孙老师下课回到办公室才戛然而止。

    通过整合每个人提供的信息,不难得知——离异且没有小孩的她放学后总是迟迟不肯回家,悄悄弹奏公共休闲区的钢琴排解寂寞。

    这个秘密的发现让办公室有了新谈资,被移出群聊的人由徐老师换成了孙老师。

    相比于徐老师下落不明的镯子,同事们显然更关心孙老师的下班生活,相关的讨论迅速蔓延到了其他办公室。然而,浩大的声势引起了被观察目标的警惕,放学后的琴声再也没有响起过。

    有按捺不住的同事甚至当面询问孙老师:“是你在放学后弹琴吗?”

    不出所料,得到了否认。

    本以为这场解密活动会就此罢休,谁知同事们的好奇心一发不可收拾,竟向徐老师提议:“你的手镯不是还没找到吗?和校长申请查看公共休闲区的监控吧,没准在那儿丢的。”

    很明显,若想通过监控找出琴声的主人,那消失的手镯便成了唯一合适的理由。

    徐老师不敢相信,几天前自己为了融入集体所说的一句话,竟引起这样的轩然大波。此刻已被集体重新吸纳的她,产生了出卖同伴的羞耻感。

    徐老师终究还是禁不住同事们的软磨硬泡,红着脸走进了校长办公室。

    “我听说了,大家都在找琴声的主人,不过这监控连你的镯子都没找到,恐怕帮不上什么忙喽。”校长笑呵呵地说,“一块儿去看看吧。”

    校长走在前面,徐老师紧随其后,几名同事见状,都跟了过来。谁知校长不去监控室,径直走向了公共休闲区。

    他来到钢琴前坐定,轻轻掀起琴盖,手指试探性地覆上键盘,一首《小星星》生涩地流淌而出。围观的众人愣了一会儿,才齐刷刷鼓起掌来。

    “弹得不好,大家见笑啦。”校长站起身,招呼老师们都上来试试,“怕什么,摆在这儿就是让老师、孩子们弹着玩儿的!”

    有低年级的小学生自告奋勇弹奏了一曲,陆续上前的师生逐渐多了起来。

    徐老师偷偷看向人群外围的孙老师,发现了那双湿漉漉的眼睛。

    又到了周五放学,徐老师将桌子下的垃圾桶压了压,才勉强扎好。这两周忙忙乱乱,连垃圾也没顾上扔。

    “幸好都是些纸屑,不然早就发臭啦!”徐老师为自己的邋遢窘笑道。

    走到垃圾箱前,她长舒一口气,将垃圾袋抛了出去。

    也许是纸屑重量太轻,袋子没能沿着弧线落入箱内,伴随一声脆响,竟稳稳立在了地上。

    徐老师的耳朵里散开了一首钢琴曲,玉质的音符滚落在琴键上,像泉水般沁凉。

    责任编辑:周伟

大雪是一个动词(散文)
消失的镯子(小说)
摸鱼记(散文)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