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探1900》这部电影涉及了诸多内容:“开膛手杰克”开膛破肚的案子;半路出家的两个侦探的初见和磨合;印第安部落的神奇巫术;旧金山的种族歧视与一众排华;华人旧金山铁轨埋骨的悲惨境地;八国联军洗劫晚清的历史事件,慈禧对革命党的追杀……导演非常巧妙地将这一系列内容组成一条完整的故事脉络,用幽默包裹沉重历史,既没有刻意煽情,也没有太多的直白说教,而是用顺畅的情节激发一段历史,一切水到渠成。

  影片中的喜剧担当之一是王宝强饰演的阿鬼,他的人设是华人遗孤和部落养子。阿鬼在影片中的扮相很出彩,小麦色皮肤,目光单纯而清澈,但又不乏机灵。他在“翻译”秦福和部落哥哥的对话时,随机应变,毫无漏洞,为观众带来笑料的同时,也深化了他的性格特点——他是有许多“功夫”在身上的,其中最厉害的当属他的超强“变身”。

  秦福这个角色身上也设置了一些喜剧成分,他才思敏捷,自诩为“福尔摩斯”,在探案中展示出了过人的天赋,用中医的“望闻问切”梳理案件,配合阿鬼的“鹰的眼睛”“熊的力量”,最终为白振邦洗脱嫌疑,完成了唐人街的探案。

  一部好的喜剧电影,并不是抱着一桶爆米花嘻嘻哈哈看完就结束的影片,而是让观众在笑的同时,觉得有一颗小石头落到水里,听到清脆响声的同时又泛起涟漪。此部影片虽然在对白和剧情设置了一些小的笑点,但大的背景却是“东亚病夫”“国不强则空悲切”的氛围,家国情怀始终贯穿其中,有笑有泪,有喜有悲,让人内心久久无法平静。最难得的是,这种情怀并不是铺天盖地强行塞入影片之中,而是如一股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流淌在角色的血液里。

  白轩龄,从一个普通铁轨修建工人,打拼成在旧金山首屈一指的华人领袖,他的一举一动都带着唐人街老大的磁场,气宇轩昂、忙中不乱,一次次和白人舌战却从来不悲不怯。他开设工厂,为华工提供养家糊口的机会,他有勇有谋,周旋于各方势力之中临危不惧。最让人动容的是,在最心爱的儿子尸骨未寒之时,他单枪匹马参加美国排华案听证会,控诉历史,捍卫华人尊严,哪怕最后失去了一切,也只是风轻云淡地说了一句“此一时,彼一时”。白轩龄是爱国的,而且是非常理智的爱国。他能将秦福撕掉的居住证粘贴起来,并意味深长地嘱咐他不要意气用事,要学会韬光养晦,学习人家的优点。

  作为“革命党”的白振邦和郑仕良,他们正是在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时候,毅然决然投身于危险的革命之中,誓要为中国搏个改天换地。也正是如此,遭受到了费洋古以及随从的追杀,从这个层面看,“革命党”和“保皇派”是势不两立的。费洋古由岳云鹏饰演,自带笑点,但其人设若一直是个笑话,也未免太过平淡。如何让一个反派角色戳中观众泪点,这就得看导演的功夫了。影片中,费洋古等三人在惊闻八国联军攻陷紫禁城洗劫宝物,慈禧太后以及皇帝不知所终,自己追随了一辈子的信念崩塌之时,他们骨子里的家国情怀终于喷然而出。费洋古第一次使出了飞刀,与他憎恨的洋鬼子肉搏后同归于尽,捍卫了最后的尊严。他拼尽全力喊出的那句“救中国”催人泪下,赚足了眼泪。此时此刻,何须多言,无论你我是敌是友,我们都是华夏儿女,清朝虽灭,火种不能熄,救中国!这是肺腑之遗言,也是共同之信念。

  影片中也嵌入了一些充满讽刺性的对比画面,比如美国上流社会小姐爱丽丝,黑人女佣阿曼达以及华人女医林越娥,这3个跨越阶层和种族的女性角色聚集在一个角落里,共同守护一个秘密。在男人们玩弄权力游戏之时,女性们早已在无人的角落实现了自由平等。又比如电影结尾那一幕,美国人坐在远处喝酒畅聊,中国人站在铁路旁淋着煤浆。正如魔术师金陵福说的:“洋人的魔术是汽车、大楼,而我们的魔术只是用来消遣人的小把戏。”同样的剿丝厂,在华人手中仅仅是普通的生产之地,而洋人却深知其下埋藏着石油宝藏。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里的一些人物确实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无论是赴美留学的幼童,为了革命呕心沥血的前辈,还是为了生存远走他乡的同胞,他们都见证了那段屈辱的中国历史。而在阖家团圆的春节将这段历史搬上大屏幕,无疑具有现实主义的爱国意义。

  走出电影院,正是华灯初上,我问孩子们有什么观后感?12岁的外甥脱口而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7岁的小儿子说:“妈妈你看看现在的中国,这真是一场伟大的魔术!”

  责任编辑:宋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