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我回家了,以西安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这个新身份,回到了家乡云南,在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第一完全中学开始了我的支教生活。在这里我遇见了他们,生活的点滴渐渐成了我们。

  “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来自西安交通大学。提到交大,我就不得不和你们炫耀一下了,西安交通大学是……在后面的时间里,我将尽我所能上好每一堂课,希望同学们都学有所获。”

  得知自己将承担初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时,忐忑与激动在我心头激荡,既担心无法胜任此艰巨任务,又为能够将自己所学传递而窃喜,怀着这样的心情,我走进了教室,成为了教师。

  “同学们小学都学过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成分数……没学过?没事,现在学过了。但为什么可以转化呢?怎么转化呢?这个同学们知道吗?”看着台下纷纷陷入沉思的学生,我的嘴角泛起一丝微笑,学会思考比学会一个知识点重要百倍。“老师你别卖关子了,快讲一下吧!”随着一个声音响起,附和声此起彼伏。“好,那我们以这个无限循环小数为例子来看一下……”拿起粉笔,走上讲台,一笔一笔写下的,是我的期许。

  “老王!我们班今天下午打比赛,你来看吗?”刚进教室,班级里最活泼的男生就跑到我面前问道。“上课王老师,下课就老王是吧,来,这肯定得来啊。”看着赛场上那一个个飞驰的身影,我举起手机,记录下了这属于他们,哦不,是属于我们的拼搏时光。赛场边的我在他们进球而高兴,在比分落后时替他们紧张,那一刻,学生老师的界线模糊了,只有我们,如此可爱的我们。

  “安静!这是课堂,不是菜市场,你自己不想学,不要影响其他人学!”初一的孩子总是闹腾的,一堂课进行下来,我不知道要像这样喊多少次。一个班级的课堂纪律十分重要,很明显,我在这一方面并不合格,缺乏经验,性格使然,使得我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勉强够到及格线。“小王,刚上完课?”连续上完两节新课的我坐在停车坪的电动自行车上喝水休息,看着迎面走来的老师笑道:“杨老师,学生太闹腾了,连续上两节课有点累,休息一会儿。”

  而在不影响课程进度的前提下,我偶尔也会“偷懒”,与学生唠一唠。“作为你们的老师,我并不要求你们每个人学习都特别优秀,但我希望大家对自己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知,给自己一个定位,自己的路是什么,目前自己的现状是否让自己满意呢?知道大家不喜欢听大道理,我也不喜欢,但我还是得说,我希望大家至少能做到约束自己的言行,不对周围人造成不好的影响。”一年的时间很短,知识太多,我无法完全给学生们讲解,但我希望在我还站在讲台上时,能够尽我所能去引导、去感染。如果我在某节课上的某一句话能够对学生产生一些正面影响,哪怕只有一人,我也觉得这一年值了。

  “王老师,这题不会,能再讲一遍吗?”“老王,这次我们班考得是不是很差啊?”“老师别啊!这周作业很多了。”“王老师,我不舒服,想借您手机给我妈打个电话。”“老王,你下学期还教我们吗?”“老王,你是不是我们班的副班主任啊?”猛然间,我发现自己与班级的羁绊似乎愈来愈深,军训、课堂、球场、研学……支教生活的点点滴滴不再只属于我,而是属于我们,让人恼火却又如此可爱的我们。

  回想支教半年来印象深刻的事情,竟想不出一件,每一个支教故事,都是关于我们,而我们的故事,便是我的生活。在支教中学习,在学习中引领孩子们一同成长,将支教工作融入生活,用生活拼凑出如此可爱、如此真实的我们,于我而言,这便是支教的意义。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