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逐渐从混沌渐向清明,从田野延至白雪,从俗世奔赴海岸。我带着布满潮气的眼睛和浸透湿润的心,再次和陌生的人去到陌生的海,去会一会陌生的自己,当然,心里有怯然亦有欣喜,毕竟暂置工作及时贪欢。

  在27层的高度遇见大海是第一次,远离人声鼎沸让我得以在车水马龙的昏色灯光下安然入睡。凌晨时分在半空中醒来,被日出的光晕恍然带入仙境,可以不受冷风侵袭、不受视线阻碍地等待海上日升,是我没敢做过的梦境。

  12月的风有些凛冽,北方的寒潮为海湾的小城寄来厚厚的白雪,脚踩在上面,绵软又踏实,发出吱吱嘎嘎的细响,让人生出一种不忍亵渎又想毁坏的欲望。木质的小阁独矗在广阔白色的背景里,真想攀上去吹一吹风,年久失修严禁攀登的告示总让人更好奇那上面的风景。海湾里水波不起,浩渺深远,一些渔民在礁岩中拾贝,行人的谈笑声从耳旁呼啸而过。远些的海面上,大大小小的泊船在波光里宁静而卧,走近些看,縠纹粼粼,海水澄澈,激荡在礁石上泛起些晶莹的泡沫,远处有海岛遥相呼应,更有极天承海之尽。木板栈道旁圈起来的一片苇丛随着风轻柔地曳舞,枯黄但不衰败,一片精致盎然的草地让人坐下就想长进地里,日日守在这里。真羡慕那船上的桅杆,海角的圆月,栈旁的线杆,海滩的石贝,道旁的林木,凫水的白鸥,荡漾的浮萍,若是能化身为它们其中的任意一种,依傍着山海,朗照着日月,岂不快哉乐哉。

  若是日后有人问起威海,我定要强烈推荐他前往环翠阁。拾级而上,渐入眼帘的是卷翘的檐头,凹壑的屋脊,幽深的长廊,覆痕的墙壁,厚重的梁木,方正的格局,亭立的松盖,苍翠的阔叶,还有自屋檐上滴下的融化了的雪水,时不时有雪块坠落訇然,惊着了过路的行人。走进阁中一派森然古色,层层阶梯旋然而上,墙壁上雕着隽美精秀的石刻,映衬着微柔淡黄的壁光。去5层观景,踱过四面,威海城尽收眼底,整齐排列的红房顶,覆满植被的青山,林间零星的白雪,笔直的主干道,制作云朵的烟囱,几座地标性建筑和建筑隙间隐现的海。空气里散发着雪气清冽和草木干爽的味道,令人心旷,自得神怡,这样的风景是总也看不够的,恨眨眼不能定格空间,恨呼吸难以滞留时间。

  晴日里的风和温热的奶茶,如镜的海和静处的山,细软的沙滩和清秀的笔锋,碎裂的冰层和细腻的雪被,无人的环海路和树隙的日光,峭立的岩壁和孤立的松,夜间的山岗和静默的雪人,酥脆的芝士虾和鲜美的大酱汤,高处传来的风铃声和幽幽璀璨的夜火,敦厚的小雪鸭和等候的灯塔,延伸的码头和落满雪的渔船,透过光影的桥洞和摇晃的吊桥,我尽可能将记忆残存,那么再会吧,威海。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