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一颗颗种子,不仅仅是一场单向修行
苏州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赵丹
来源: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5年07月22日 01版)
2024年8月,当我第一次坐上驶向三秦大地的快车,观赏着沿途的风景,一股熟悉感扑面而来。碧蓝的山脉、低矮的楼房、宽阔的街道,让我仿佛回到了出生的那个小县城。
在这里,时间好像过得很快,但又好像很慢。备课本上的日期总是翻得飞快,只是一眨眼的工夫,支教进度条便即将拉满。但这里的生活节奏又十分悠然,置身其间,我有更多机会停下脚步,静下心来看校园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有时我也难免恍惚,搞不清现在的年份。每次批改作业到深夜,抬头望见秦岭的星空,会恍惚想起十几年前新疆戈壁滩上的银河——那个在天山脚下长大的小女孩,兜兜转转穿过苏州的园林烟雨,最终在关中平原的讲台上,找到了生命最踏实的坐标。
给种子发芽的时间
第一次以园丁身份触摸教育的土壤,才知道每颗种子的破土都需要与地心引力对抗。来到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工业园区小学,尽管已经提前预演了各种可能会出现的情景,但当真正踏上讲坛,与教室里52双眼睛对视的那一刻,紧张感还是迅速传至全身,手心里的汗早已浸透两张纸巾,我只能反复鼓励自己,最终发出了看似镇定实则气虚的声音。
作为新手教师和副班主任,我像揣着多个不同频道的遥控器,总是在6门学科的备课上课、课间孩子的打闹“告状”、社团活动的欢声笑语间手忙脚乱。对于身为教学“小白”的我来说,初期是相当艰难的,但有一句话时常在我的脑海里回荡——再坚持坚持吧,给种子发芽的时间!
当嫩芽顶开冻土
既然基础部分还有很多空白,那便从最简单的学起吧。早已将小学知识抛之脑后的我开始抱着拼音歌、识字表整日研读。课上,我不断观察着孩子们的学习情况,以此调整自己的教学状态;课下,我穿梭于百家名师课,思考怎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
为了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我设置了详细的奖惩制度,表现好的孩子会在课本上印上专属于我们的小印章。班里还会定期选举“表现最佳”和“进步最大”的同学上台进行“幸运大转盘”,抽取惊喜奖项。
除此之外,我更希望学习能不拘泥于之前的传统模式。看到窗外有美景,便试试即兴演讲抒发感想吧;文章对话繁多,便试试用课本剧将它演绎出来吧;诗词写得那么优美,便弄个小小朗诵会吧;最近读到什么好书,便在班里分享一下吧;春天鲜花盛放,便一起做个花朵书签,秋天落叶纷飞,便出去走走、捡拾树叶吧……
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下,小种子们终于在漫长的蛰伏后迎来了第一次蜕变。期中考完,孩子们将我围成一团,迫不及待问我这次考试的情况。听到我说“结果依旧不理想”时一个个都垂头丧气,瞬间像瘪了的气球一般,但当我说到“马上就能达到我们的小目标啦”的时候,所有人的眼睛又瞬间明亮起来。听到这个好消息,曾经坐在教室角落、上课从不发言的几个孩子也开始在我的课上举起小手,小声念出自己的答案,并在小练笔中悄悄写下和我的约定。
期末考试之前,我让孩子们写下自己的期末目标和理想高校,每一个人都郑重其事地写下自己的梦想。环顾一圈,我惊喜地发现有不少孩子已经悄悄将考上苏州大学的愿望埋藏进心底。在给10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时,竟然有孩子写“想要成为像赵老师一样的人”。我想,支教的意义在此刻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被麦田拥抱,是一个守望者最大的幸福
无心栽柳柳成荫,没有想到播下的种子竟然给了我这么多意料之外的惊喜。“你爱别人的方式,源自你被爱的方式。”在我用各种语言和行动守护孩子们的时候,他们也学着我的样子慢慢打开了自己。曾不善言谈的孩子逐渐落落大方,总是调皮捣蛋的“皮猴子”也愈发懂事,他们不断用自己的方式向我输出爱意。
下课他们总是将我围成一团,向我讲述最近发生了什么新鲜事,还会将自己的“宝贝”大方分享给我。吃到好吃的零食会想着给我留一份,买到喜欢的贴纸会给我留好多张,在社团课上会为我定制专属小手工,观察到我身体或情绪状态不对时会悄悄给我留小纸条,叮嘱我一定要好好休息,并保证这段时间一定会好好表现不让我操心……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我慢慢发现,在我发光照亮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正被无数温暖照耀着。除了小朋友炽热的爱意,身边的小伙伴和前辈也总是默默陪伴和照亮我。初执教鞭时我常常茫然无措,像个无头苍蝇,在察觉我状态不对后,她们便化身心灵导师,一边疏导我的心理难题,不停鼓励和安慰受挫的我,一边大方分享自己宝贵的经验,帮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身处蓝田,我却有种在家乡一般的归属感。
在播种时,我也被春天唤醒
离开父母的庇佑后,我一直在学习如何成为一个独当一面的大人。平日里我总是冷静地处理各种事务,看起来已逐渐摆脱象牙塔里的那份青涩与懵懂,但在“假装”大人的路上,我只顾着忙碌地追赶行程,却错失了沿途的一路风景。在我恍恍惚惚,不确定自己是否遵循初心、达到预期的时候,支教给了我一个缓冲和重新思考的机会。
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他们的童真和美好无时无刻不感染着我。他们总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和热情,即使在同一个地方跌倒过好多次,依旧会如初见一般再次踏上那片领域。同时,他们永远蓬勃向上、充满朝气的生命力也在持续激发我的活力。看到笑容洋溢的他们,我也逐渐被唤醒了感知细微幸福的能力。因此,我又得以重新好好体验这仅有一次的人生,从细微之处去体验生活、欣赏生活,在工作之余能够感受到片刻的欢愉和平静。
这些年每当遇到挫折,我总是下意识先给自己贴标签,预设最坏的结局。因此,很多时候为了不碰壁失败,我宁愿错失提升的机会,也不会踏出自己的小小舒适圈。但没想到在这间小小的教室里,我竟被一群会为拼音拼对、听写及格而欢呼的孩子们教会了“相信”的力量。
看着他们,我突然明白其实失败也没什么大不了,暂时的落后也不足以让人彻底失去信心。人生这场考试没有标准答案,因此我们无须苛求自己总要次次满分。只要拥有重新晒太阳的勇气,那么挺过那些短暂的至暗时刻,我们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柳暗花明。
从西北荒漠出生长大、含苞待放的我,在东部实现了热烈绽放,机缘巧合之下,一直怀揣“种子要回报亲爱的家乡”梦想的我,又有机会再次回到西北地区,反哺一颗颗种子发芽长大,完成了自我成长过程的闭环。
出生于西北偏远地区的我,深知“大山”里存在师资力量短缺、信息闭塞、家庭教育缺失等问题,但我也深知自己不能成为照亮他们未来的太阳,只有照进灵魂深处的理想才足以真正点亮生命。所以我宁愿做微弱的火焰,让他们获得理想的力量,真正地点亮他们自己的人生。
孩子们,请继续加油吧,老师期待你们下个春天的回音!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
2024年8月,当我第一次坐上驶向三秦大地的快车,观赏着沿途的风景,一股熟悉感扑面而来。碧蓝的山脉、低矮的楼房、宽阔的街道,让我仿佛回到了出生的那个小县城。
在这里,时间好像过得很快,但又好像很慢。备课本上的日期总是翻得飞快,只是一眨眼的工夫,支教进度条便即将拉满。但这里的生活节奏又十分悠然,置身其间,我有更多机会停下脚步,静下心来看校园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有时我也难免恍惚,搞不清现在的年份。每次批改作业到深夜,抬头望见秦岭的星空,会恍惚想起十几年前新疆戈壁滩上的银河——那个在天山脚下长大的小女孩,兜兜转转穿过苏州的园林烟雨,最终在关中平原的讲台上,找到了生命最踏实的坐标。
给种子发芽的时间
第一次以园丁身份触摸教育的土壤,才知道每颗种子的破土都需要与地心引力对抗。来到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工业园区小学,尽管已经提前预演了各种可能会出现的情景,但当真正踏上讲坛,与教室里52双眼睛对视的那一刻,紧张感还是迅速传至全身,手心里的汗早已浸透两张纸巾,我只能反复鼓励自己,最终发出了看似镇定实则气虚的声音。
作为新手教师和副班主任,我像揣着多个不同频道的遥控器,总是在6门学科的备课上课、课间孩子的打闹“告状”、社团活动的欢声笑语间手忙脚乱。对于身为教学“小白”的我来说,初期是相当艰难的,但有一句话时常在我的脑海里回荡——再坚持坚持吧,给种子发芽的时间!
当嫩芽顶开冻土
既然基础部分还有很多空白,那便从最简单的学起吧。早已将小学知识抛之脑后的我开始抱着拼音歌、识字表整日研读。课上,我不断观察着孩子们的学习情况,以此调整自己的教学状态;课下,我穿梭于百家名师课,思考怎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
为了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我设置了详细的奖惩制度,表现好的孩子会在课本上印上专属于我们的小印章。班里还会定期选举“表现最佳”和“进步最大”的同学上台进行“幸运大转盘”,抽取惊喜奖项。
除此之外,我更希望学习能不拘泥于之前的传统模式。看到窗外有美景,便试试即兴演讲抒发感想吧;文章对话繁多,便试试用课本剧将它演绎出来吧;诗词写得那么优美,便弄个小小朗诵会吧;最近读到什么好书,便在班里分享一下吧;春天鲜花盛放,便一起做个花朵书签,秋天落叶纷飞,便出去走走、捡拾树叶吧……
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下,小种子们终于在漫长的蛰伏后迎来了第一次蜕变。期中考完,孩子们将我围成一团,迫不及待问我这次考试的情况。听到我说“结果依旧不理想”时一个个都垂头丧气,瞬间像瘪了的气球一般,但当我说到“马上就能达到我们的小目标啦”的时候,所有人的眼睛又瞬间明亮起来。听到这个好消息,曾经坐在教室角落、上课从不发言的几个孩子也开始在我的课上举起小手,小声念出自己的答案,并在小练笔中悄悄写下和我的约定。
期末考试之前,我让孩子们写下自己的期末目标和理想高校,每一个人都郑重其事地写下自己的梦想。环顾一圈,我惊喜地发现有不少孩子已经悄悄将考上苏州大学的愿望埋藏进心底。在给10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时,竟然有孩子写“想要成为像赵老师一样的人”。我想,支教的意义在此刻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被麦田拥抱,是一个守望者最大的幸福
无心栽柳柳成荫,没有想到播下的种子竟然给了我这么多意料之外的惊喜。“你爱别人的方式,源自你被爱的方式。”在我用各种语言和行动守护孩子们的时候,他们也学着我的样子慢慢打开了自己。曾不善言谈的孩子逐渐落落大方,总是调皮捣蛋的“皮猴子”也愈发懂事,他们不断用自己的方式向我输出爱意。
下课他们总是将我围成一团,向我讲述最近发生了什么新鲜事,还会将自己的“宝贝”大方分享给我。吃到好吃的零食会想着给我留一份,买到喜欢的贴纸会给我留好多张,在社团课上会为我定制专属小手工,观察到我身体或情绪状态不对时会悄悄给我留小纸条,叮嘱我一定要好好休息,并保证这段时间一定会好好表现不让我操心……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我慢慢发现,在我发光照亮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正被无数温暖照耀着。除了小朋友炽热的爱意,身边的小伙伴和前辈也总是默默陪伴和照亮我。初执教鞭时我常常茫然无措,像个无头苍蝇,在察觉我状态不对后,她们便化身心灵导师,一边疏导我的心理难题,不停鼓励和安慰受挫的我,一边大方分享自己宝贵的经验,帮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身处蓝田,我却有种在家乡一般的归属感。
在播种时,我也被春天唤醒
离开父母的庇佑后,我一直在学习如何成为一个独当一面的大人。平日里我总是冷静地处理各种事务,看起来已逐渐摆脱象牙塔里的那份青涩与懵懂,但在“假装”大人的路上,我只顾着忙碌地追赶行程,却错失了沿途的一路风景。在我恍恍惚惚,不确定自己是否遵循初心、达到预期的时候,支教给了我一个缓冲和重新思考的机会。
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他们的童真和美好无时无刻不感染着我。他们总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和热情,即使在同一个地方跌倒过好多次,依旧会如初见一般再次踏上那片领域。同时,他们永远蓬勃向上、充满朝气的生命力也在持续激发我的活力。看到笑容洋溢的他们,我也逐渐被唤醒了感知细微幸福的能力。因此,我又得以重新好好体验这仅有一次的人生,从细微之处去体验生活、欣赏生活,在工作之余能够感受到片刻的欢愉和平静。
这些年每当遇到挫折,我总是下意识先给自己贴标签,预设最坏的结局。因此,很多时候为了不碰壁失败,我宁愿错失提升的机会,也不会踏出自己的小小舒适圈。但没想到在这间小小的教室里,我竟被一群会为拼音拼对、听写及格而欢呼的孩子们教会了“相信”的力量。
看着他们,我突然明白其实失败也没什么大不了,暂时的落后也不足以让人彻底失去信心。人生这场考试没有标准答案,因此我们无须苛求自己总要次次满分。只要拥有重新晒太阳的勇气,那么挺过那些短暂的至暗时刻,我们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柳暗花明。
从西北荒漠出生长大、含苞待放的我,在东部实现了热烈绽放,机缘巧合之下,一直怀揣“种子要回报亲爱的家乡”梦想的我,又有机会再次回到西北地区,反哺一颗颗种子发芽长大,完成了自我成长过程的闭环。
出生于西北偏远地区的我,深知“大山”里存在师资力量短缺、信息闭塞、家庭教育缺失等问题,但我也深知自己不能成为照亮他们未来的太阳,只有照进灵魂深处的理想才足以真正点亮生命。所以我宁愿做微弱的火焰,让他们获得理想的力量,真正地点亮他们自己的人生。
孩子们,请继续加油吧,老师期待你们下个春天的回音!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