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站,停了许久,久到我和周围人都忍不住伸长脖子张望。午后两点,结束工作的我坐上了南站回家的93路。疲惫的乘客们或微闭双眼放松,或低头玩手机。坐满乘客的前半节车厢里,一路沉寂。驶出南站后一路上少有停靠,无人上车,也无人下车。直到这一站,停了许久。

  “啪”一声,一大捆苋菜梗直接被撂在了前门的投币器旁,红黑布条交错捆绑着碧绿粗壮的苋菜梗,格外醒目。“师傅,麻烦等一等,我还有——还有——”坐在后车门旁的我,只觉得忽远忽近的后半句话已被车外的热浪裹挟住,消逝在公交车油电混动的发动机声中。

  人呢?车厢里的人们不禁调整了姿势,端正了些。

  过道一侧的年轻小伙儿顺手撩起窗帘一角,透过蓝色布帘的间隙,我瞥到一个身着螺纹衣裳模样的人影,在站台上摇晃着向车门挪近。

  “咚咚”两声,两麻袋随之又被提上了车。车厢里乘客的目光顺势都汇聚在了车头,车门终于关了。她不高,甚至前门第一排座位上坐着乘客,都能把她全部遮挡住。

  “哎哟,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她说着嘉兴方言,扬了扬胸前的卡,连声致歉,“我马上来刷卡。”她费力地拉着两麻袋往后走。紧攥着手里的空矿泉水瓶,身下那一个个藏在麻袋里圆咕隆咚的果蔬也在挤压着、碰撞着,差点儿随着惯性从未束口的袋子里跑出来。

  她将行李放在了后门下车扶手处,把它们简单倚靠着栏杆,便转身去刷卡,“嘀——老年卡。”清脆的声响又一次打破了车厢的安宁。

  司机并未起步,只嘱咐了一声“慢慢来,抓紧扶手”。她坐下了,93路公交车司机终于起步了。她坐在倒着反向的座位上,恰好能守着她的“宝贝们”。

  途中一个转弯,那捆苋菜梗“倒栽葱”般摔在后门楼梯处,黄底绿叶衬得这群果蔬们更朴素自然。后门一关,小半截苋菜梗的顶端被夹在了门外,她慌忙从座位起身,逆着行车方向,踉跄地抓着扶手,俯下身试图拽出它们。身旁的小伙一个箭步闪下座位,找准角度用力一扯,“救回”了它们。他一手交到她手里,一手搀扶着她。她连声道谢,眼里满是感动。司机师傅有意放缓了行车速度。我见状,往后挪动一排空座位,把这个最近的位置留给了她。她诧异地看着我,满脸笑意,随即安顿好这捆菜,回头向我致谢。

  坐在她身后,我开始慢慢打量:白花花的头发和佝偻的背脊,足以说明她是辛苦的劳作人。望着她手中迟迟不愿丢弃的空水瓶和被汗水浸湿的布衫,忍不住回想起我那同为“守地人”的爷爷。她又是谁的奶奶,谁的母亲呢?是带着自种的瓜果探望子女,还是进城售卖?几站后,又上来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她挪正了这捆苋菜梗,让了个里座给对方。两人自然而然地闲聊起来,仿佛是熟络的好姐妹一般。她们聊着谁的78岁看着更年轻;她们羡慕着夏天有这样凉快的公交车,称赞彼此对家人的爱;她们谈论应季的瓜果蔬菜,咸淡可口的夏日佳肴。

  她到站了。同样地,瘦弱的身躯再次要搬运这些重物。93路司机,依旧是久久地停留,等她安全下车后回望一眼车厢,确认后才再起步。车厢里的人,小声谈论着这些果蔬菜品的新鲜,回忆着从前乡间生活里苋菜梗的美味。我想,那些麻袋里的老南瓜定是香甜软糯,丝瓜定是鲜嫩欲滴,黄瓜清脆,甜瓜多汁……

  直至下车,我未曾看清司机和身旁年轻人的模样,倒是耳畔一直回荡着她和另一位老者的爽朗笑声,顿感世间美好,一阵轻松欢愉之感涌上心头。

  小小的公交车,却承载着厚重的守望。这份守望,充满了太多的人情味儿——是公交车司机师傅细致耐心的安全守望;是每一位农人对土地与亲情的热忱守望;是陌生人间善意帮助的温情守望。这些瞬间,让我看见了平凡生活里最动人的守望。

  见习编辑:赵小萱

  责任编辑: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