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7斤6两(小说)
杨逸杰(30岁)
来源: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5年09月02日 07版)
杨子有个让自己很满意的、奇怪的点。那就是自己的出生体重——足足有7斤6两!
嘿,这个体重算不上“巨婴”。但在当年,婴儿普遍出生体重都在五六斤上下,那7斤6两就显得相当强健了。
要知道,朋友们谈论到出生体重的时候并不多。但杨子一有机会,就要借机把“7斤6两”拿出来演讲一番。
“那还真是挺重的。”“真是个大娃娃。”……受到“表彰”以后,杨子往往“啧啧”两声,显得无比满意,仿佛一个出生的体重,就比别人强了很多,让自己赢得了一场人生的大胜利。不过遗憾的是,这种“大事”并没有让太多人在意,也不会有多少人记得,朋友接话时,多少带点漫不经心地应付。这一度让杨子感到些许沮丧,不过在心底的深处,他依然对此事引以为傲。
是的,杨子的这个“功勋章”过于小众,以至于谁也没有太注意过,当然也无从说有人会因此觉得反感。况且,杨子对朋友还算够意思,不说“路见不平”,起码也算是“关怀备至”了,所以他的身边有好几个交往了10余年的朋友,虽然因为工作原因不常相见,在网络中平日的联系却不少。
9月末的一天傍晚,杨子接到了一个电话,自己的好友李敏前天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母子平安,但是李敏的状态却不好,朋友们正组队去看望。杨子听闻,简单收拾一下就赶往了医院。
9月的风已带凉意,卷着城市特有的土腥、油腥味,灌进医院的走廊。杨子不喜欢白色,不喜欢嘈杂,也不喜欢消毒水味,但是这些恰好就是医院的“标配”。还没进医院大门,扑面而来的白色外墙和消毒水味道就冲击着杨子的鼻腔和双眼。医院里人多得下不了脚,有人愁眉不展,有人步履匆匆,有人唉声叹气,有人声泪俱下。眼前一切让杨子没由来地一阵眩晕——他只想赶紧离开这个地方。
杨子和几位老友一手提着果篮与婴儿用品,一手向前伸,臂弯形成一个拱形护着果篮慢慢前行,等了好久才勉强挤上前往产科的电梯。推开单人病房的门,暗沉的灯光反射在白色的墙上,让人对眼前的房间布局看得不太真切。李敏半倚在摇起的病床上,苍白的脸色是暗沉房间里最显眼的一抹色彩。她嘴唇干裂,眼窝深陷,整个人陷在宽大的病号服里,仿佛被抽走了筋骨,只剩下一副脆弱易碎的壳。她本身就近视,没有戴眼镜的李敏只能费力地聚焦在来人身上。床边柜子上放着半碗没吃完的不知名的流食,旁边是监测心率和血压的仪器,屏幕上的数字微弱而固执地跳动着。
“敏子!辛苦啦!”朋友们七嘴八舌地围上去,声音刻意压低却掩不住兴奋。杨子跟在后面,有意打量着房间的布局,他习惯性地想挤出笑容,嘴角却有些僵硬。
新生儿红扑扑、皱巴巴的小脸露在外面,睡得安稳。众人立刻围拢过去,啧啧赞叹声此起彼伏。“哎呀,真可爱!”“像妈妈,真漂亮!”“看着就结实!”……
“这小子,你还别说!看着咋这么大个!”同来探望的老张上下打量了一下小婴儿,轻轻啧啧两声,又赶紧住了嘴,不知是怕声音太大惊醒小孩,还是怕嘴里有味熏着孩子。
“7斤6两。”李敏咧了咧嘴,看起来是想笑出来,但可能是剖宫产扯疼了伤口,只能机械性地做出一个“笑”的动作,说出4个字以后亦不愿多说话,就像是用了很大的力气一般。
杨子心里猛地一沉,这好像是头一次非他主动提起的体重话题。多好的炫耀机会!还不赶紧抓住!可杨子此刻却缩了缩手,喉咙像是堵住了,一个“7”的发音刚提上气,又马上泄了出来,发出一声若有若无的“嘁”,淹没在朋友讨论的声音里,连一个涟漪都没有泛起。杨子不由得有一些失神,有一些失落,更多的是庆幸,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此时他的脑子里就像是产房的白墙,又像是幽暗的视野,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说不出。
他像做错了事情一般,悄悄往后退了一步,还好,没有人发现。
病房里,朋友们仍在热烈地讨论着婴儿的眉眼、头发,称赞着“7斤6两”的健壮。那些声音在杨子耳边嗡嗡作响,却像隔着一层厚厚的毛玻璃。杨子的眼神不断在各处游移,就是不愿再看新生儿和李敏一眼。
窗外的光线似乎更暗淡了一些,果篮里鲜艳的水果颜色变得刺眼,婴儿均匀的呼吸声在寂静中放大,与李敏偶尔因挪动身体而发出的、极力压抑的轻微抽气声交织在一起。空气里那股消毒水的味道,闻起来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铁锈般的腥气。
杨子感到一阵剧烈的眩晕,他想赶紧离开这个地方。他感觉自己就像是只被褪光了毛的鸡,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除了着急地“咕咕咕”地逃走,想不到其他事情。但朋友们并没有关注他,就像从未在意过杨子也是“7斤6两”一样。这种庆幸、羞耻、尴尬、局促等等交织在一起,让他备受煎熬。
杨子再次快速扫视了李敏,朋友们善意地夸赞“真壮实”“大胖小子”。李敏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她半躺着,头发丝的阴影盖住她的双眼,让人看得不太真切。他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他想快点走,张了张嘴,喉咙却像被一团浸透了消毒水的棉花生生堵住。
探视是什么时候结束的,杨子并不知道。他只是木然地和大伙离开房间、下电梯、互道再见,等他回过神来,已经一个人走在了一条狭窄的小路上。
一条路上只有他一人。暗白色的月光说不上有多亮,却让杨子在路上无所遁形,怎么也找不到躲藏的地方。路灯在月光的普照之下,亦显得暗淡无光。只有一些零散的飞蛾在灯光边环绕,就连影子都变得半透明起来。远处的汽车声到耳边来,又很快地离他而去,车的灯光像幻灯片般在他的眼镜上快速闪过,就像是有人在他的面前不断地挥舞着一面白旗。
或许是被月光照得沮丧了,他竟生出一种可悲、凄然、悲怆的感觉。“嘟嘟。”此时手机不讲道理地响了响,杨子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急忙地打开手机,社交软件弹出一个对话框:“儿子,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乐。”杨子愣了愣,颓然地抬起头,月光像是锁定了目标,不由分说地向着他的心头倾泻而下。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
杨子有个让自己很满意的、奇怪的点。那就是自己的出生体重——足足有7斤6两!
嘿,这个体重算不上“巨婴”。但在当年,婴儿普遍出生体重都在五六斤上下,那7斤6两就显得相当强健了。
要知道,朋友们谈论到出生体重的时候并不多。但杨子一有机会,就要借机把“7斤6两”拿出来演讲一番。
“那还真是挺重的。”“真是个大娃娃。”……受到“表彰”以后,杨子往往“啧啧”两声,显得无比满意,仿佛一个出生的体重,就比别人强了很多,让自己赢得了一场人生的大胜利。不过遗憾的是,这种“大事”并没有让太多人在意,也不会有多少人记得,朋友接话时,多少带点漫不经心地应付。这一度让杨子感到些许沮丧,不过在心底的深处,他依然对此事引以为傲。
是的,杨子的这个“功勋章”过于小众,以至于谁也没有太注意过,当然也无从说有人会因此觉得反感。况且,杨子对朋友还算够意思,不说“路见不平”,起码也算是“关怀备至”了,所以他的身边有好几个交往了10余年的朋友,虽然因为工作原因不常相见,在网络中平日的联系却不少。
9月末的一天傍晚,杨子接到了一个电话,自己的好友李敏前天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母子平安,但是李敏的状态却不好,朋友们正组队去看望。杨子听闻,简单收拾一下就赶往了医院。
9月的风已带凉意,卷着城市特有的土腥、油腥味,灌进医院的走廊。杨子不喜欢白色,不喜欢嘈杂,也不喜欢消毒水味,但是这些恰好就是医院的“标配”。还没进医院大门,扑面而来的白色外墙和消毒水味道就冲击着杨子的鼻腔和双眼。医院里人多得下不了脚,有人愁眉不展,有人步履匆匆,有人唉声叹气,有人声泪俱下。眼前一切让杨子没由来地一阵眩晕——他只想赶紧离开这个地方。
杨子和几位老友一手提着果篮与婴儿用品,一手向前伸,臂弯形成一个拱形护着果篮慢慢前行,等了好久才勉强挤上前往产科的电梯。推开单人病房的门,暗沉的灯光反射在白色的墙上,让人对眼前的房间布局看得不太真切。李敏半倚在摇起的病床上,苍白的脸色是暗沉房间里最显眼的一抹色彩。她嘴唇干裂,眼窝深陷,整个人陷在宽大的病号服里,仿佛被抽走了筋骨,只剩下一副脆弱易碎的壳。她本身就近视,没有戴眼镜的李敏只能费力地聚焦在来人身上。床边柜子上放着半碗没吃完的不知名的流食,旁边是监测心率和血压的仪器,屏幕上的数字微弱而固执地跳动着。
“敏子!辛苦啦!”朋友们七嘴八舌地围上去,声音刻意压低却掩不住兴奋。杨子跟在后面,有意打量着房间的布局,他习惯性地想挤出笑容,嘴角却有些僵硬。
新生儿红扑扑、皱巴巴的小脸露在外面,睡得安稳。众人立刻围拢过去,啧啧赞叹声此起彼伏。“哎呀,真可爱!”“像妈妈,真漂亮!”“看着就结实!”……
“这小子,你还别说!看着咋这么大个!”同来探望的老张上下打量了一下小婴儿,轻轻啧啧两声,又赶紧住了嘴,不知是怕声音太大惊醒小孩,还是怕嘴里有味熏着孩子。
“7斤6两。”李敏咧了咧嘴,看起来是想笑出来,但可能是剖宫产扯疼了伤口,只能机械性地做出一个“笑”的动作,说出4个字以后亦不愿多说话,就像是用了很大的力气一般。
杨子心里猛地一沉,这好像是头一次非他主动提起的体重话题。多好的炫耀机会!还不赶紧抓住!可杨子此刻却缩了缩手,喉咙像是堵住了,一个“7”的发音刚提上气,又马上泄了出来,发出一声若有若无的“嘁”,淹没在朋友讨论的声音里,连一个涟漪都没有泛起。杨子不由得有一些失神,有一些失落,更多的是庆幸,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此时他的脑子里就像是产房的白墙,又像是幽暗的视野,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说不出。
他像做错了事情一般,悄悄往后退了一步,还好,没有人发现。
病房里,朋友们仍在热烈地讨论着婴儿的眉眼、头发,称赞着“7斤6两”的健壮。那些声音在杨子耳边嗡嗡作响,却像隔着一层厚厚的毛玻璃。杨子的眼神不断在各处游移,就是不愿再看新生儿和李敏一眼。
窗外的光线似乎更暗淡了一些,果篮里鲜艳的水果颜色变得刺眼,婴儿均匀的呼吸声在寂静中放大,与李敏偶尔因挪动身体而发出的、极力压抑的轻微抽气声交织在一起。空气里那股消毒水的味道,闻起来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铁锈般的腥气。
杨子感到一阵剧烈的眩晕,他想赶紧离开这个地方。他感觉自己就像是只被褪光了毛的鸡,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除了着急地“咕咕咕”地逃走,想不到其他事情。但朋友们并没有关注他,就像从未在意过杨子也是“7斤6两”一样。这种庆幸、羞耻、尴尬、局促等等交织在一起,让他备受煎熬。
杨子再次快速扫视了李敏,朋友们善意地夸赞“真壮实”“大胖小子”。李敏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她半躺着,头发丝的阴影盖住她的双眼,让人看得不太真切。他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他想快点走,张了张嘴,喉咙却像被一团浸透了消毒水的棉花生生堵住。
探视是什么时候结束的,杨子并不知道。他只是木然地和大伙离开房间、下电梯、互道再见,等他回过神来,已经一个人走在了一条狭窄的小路上。
一条路上只有他一人。暗白色的月光说不上有多亮,却让杨子在路上无所遁形,怎么也找不到躲藏的地方。路灯在月光的普照之下,亦显得暗淡无光。只有一些零散的飞蛾在灯光边环绕,就连影子都变得半透明起来。远处的汽车声到耳边来,又很快地离他而去,车的灯光像幻灯片般在他的眼镜上快速闪过,就像是有人在他的面前不断地挥舞着一面白旗。
或许是被月光照得沮丧了,他竟生出一种可悲、凄然、悲怆的感觉。“嘟嘟。”此时手机不讲道理地响了响,杨子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急忙地打开手机,社交软件弹出一个对话框:“儿子,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乐。”杨子愣了愣,颓然地抬起头,月光像是锁定了目标,不由分说地向着他的心头倾泻而下。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