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那是一个微风和煦的午后,CD唱片机里传来老歌动听的旋律,正不断撩拨心弦。意欲勾勒前尘旧事时,邮政快递员的绿色身影翩然而至,为我带来一张稿费取款单。这张纸质单子,恍如久违的春风拂面,令我倍感亲切,让平静的心海悄然泛起涟漪。

  对我而言,这是一张迟到20年的稿费单。

  20年前,班主任王老师在语文课堂上朗诵了他发表在杂志上的一首现代诗歌。我觉得他写得真好啊,语句优美,意境悠远。于是,将自己的名字变成铅字,印在报刊上,就成了我的理想。从那时起,我一次次将自己写下的东西誊抄在方格稿纸上,装进信封里,贴好邮票,再投递到邮筒,盼着街上忙碌的邮政快递员能在我家门口停留,给我带来好消息。但我发出去的那些稿件,像是被放生的鱼儿,一头扎进水里,从此杳无音讯。

  当时班上有一位优等生,不仅学习成绩出色,同样也在班主任王老师影响下尝试投稿。他很快成了学校里第一位收到稿费单的学生。那张绿纸黑字的稿费单,在老师和同学之间争相传阅,如众星捧月,让我心里更加艳羡。

  一晃20年过去,我的文学梦始终保持着如同开水沸腾般的状态,未曾变凉。多年来读读写写,数篇文章有幸见诸报端。可惜的是,我至今仍未收到过一份稿费单。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很多报刊给上稿作者发稿费,不再是传统的汇款单,而是采取微信转账,或者打到银行卡,确实更加方便快捷了,可我总觉得少了一份最初的纯真情怀。

  如今,这张依旧散发着墨香的稿费单摆在我面前,就犹如苦苦追求了多年的心仪对象,终于答应成为我的新娘,与我携手共同走进神圣婚姻殿堂。这种来之不易的梦想成真,也让我泪流满面。

  “走吧,走吧,人生难免经历苦痛挣扎。”在张艾嘉充满沧桑感的歌声氛围中,我打开手机,按照提示一步步完成线上兑付,整个过程仅用时一分钟。虽然这张稿费单自此完成了它的使命,但我知道,在岁月更迭过程中,不管科技如何变革,社会怎么变迁,有些物件早已超脱它本身的使用功能,被赋予了特殊情感。正如这张迟来20年的稿费单,总能让我忆起自己曾经的逐梦历程,将那些阵痛、悲伤和喜悦深深珍藏。

  见习编辑:赵小萱

  责任编辑: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