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热门的地铁换乘站内,没钻上车的我,看着不知道啥时候挤上车的同事,四目相对,尴尬一笑,此刻的我,好像又变回了那条沙丁鱼。

  不曾想到,我的第一次北京之行不是短暂的旅游打卡或培训学习,而是为期3个月的工作生活。和大多数人一样,北京是我憧憬已久、有着特殊感情的一座城市。我始终觉得,自己总有一天会踏上这片土地,而这份向往,在最美的北京之秋得以实现。

  来京之前被不少繁杂事务缠身的我,就像上了发条的沙丁鱼,遵循既定的路线,融入鱼群,重复着相同的轨迹。我的人生有时也像被惯性推着前行,但此刻在北京,我希望跳出那个循环,迎接不一样的事物和挑战。

  我住在北京西城区,这里周边环境好,交通便利,离地铁一号线走路也不过10分钟。路上的行人和车不多,各个路口等待绿灯的电动车也只是三三两两,还有许多慢慢骑行的自行车。而在南昌,路上的自行车非常少见,大都是电动车,一到上下班点,经常把老城区的路口堵得密密麻麻。

  我慢慢悠悠地在高耸的行道树荫下,在秋日微风的拥抱下一路骑行,晃过一排排郁郁葱葱的街道。秋高气爽的午后,我恍惚觉得自己从南方的沙丁鱼群中脱离,变成了一只漫步在北方的企鹅,还没有体验到首都的快节奏生活,便先被当下的慢时光治愈。

  然而,北京的慢节奏并非一成不变,它也伴随着城市的脉动“潮起潮落”。商业和办公区较为集中的朝阳区CBD,加上大量打工人的潮汐式出行,即便有发达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部分道路和地铁线路在高峰期也难以避免地出现拥堵,而我通勤的地铁线路,恰好就在其中。

  高峰期的地铁频次非常密集,一趟接着一趟,密闭挤压的车厢转移走一波波人群,但也只是勉强跟上人流涌入站台的速度。上下班的高峰好似城市中的一股湍流,裹挟其中,我和其他人一样,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或许,在换乘通道和地铁站台上,我还是会被人流推着往前走,但更多时候,我不再执着于挤上第一趟到站的地铁。在这座城市待了一阵子,我慢慢试着聆听它的呼吸节奏。骑着单车穿过落叶纷飞的胡同,在公园的月色里偶遇老北京的狮子猫,站在天桥上仰望写字楼里鳞次栉比的城市星空……

  除了动作一致的群体游动,沙丁鱼也会通过感知洋流变化,调整洄游的迁徙路线,企鹅在岸上行走时摇摇摆摆,但水中的游速却能达到8米/秒。所以,无论环境如何变化,角色怎么转换,不管繁忙还是松弛,重要的是在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中,学着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见习编辑:赵小萱

  责任编辑: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