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去镇上的小餐馆吃饭,碰见一个老爷爷。他胡子已经白了,但从他的气色来看,还是挺精神的。走路也没有颤颤巍巍,一步一步踏得坚实而有力。他的模样和我爷爷有几分相似,我便有了莫名的亲近感。
老爷爷走进饭店,要了一份炒面。店主对厨师说:“给叔把饭做结实点,面条煮的时间长点。”老人坐在那里,腰板挺得很直,穿的衣服虽然旧但洗得很干净。老人见我看他,便朝我笑了一下,那笑容真像我的爷爷啊,充满关爱。
饭端了上来,店主给老爷爷拿来消毒机里的筷子。
“叔,快趁热吃,凉了对身体不好。”店主对老爷爷温和地说。
老爷爷抬起头看着店主,点头笑了,目光里满是谢意。老爷爷每次夹起面条,都很小心。害怕不小心掉出去。我心里想,爷爷们一定是都很节省,吃饭也都特别仔细,记得上次蒸的馍馊了,我爷爷还是坚持要吃,是我偷偷把它扔掉的!但老一辈人对于粮食的珍惜让我充满敬畏。
老人吃得很开心,没有吃完的半碗让店主给打包装好。
“多少钱?”
“八元,叔!”店主说道!(大碗九元,小碗八元。店主是按照小碗收的)。
老爷爷缓缓拉开大衣的拉链,从里面的大口袋中取出一块蓝色的手帕,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手帕,从里面先抽出一张五元的纸币,再抽出三张一元的纸币,递给店主。
付完账,老爷爷整理着手帕里包的纸币,用两个手指又重新数了一遍,再用手帕轻轻包好,装进刚才的那个口袋里。
现在,我的同学、老师基本上拿的都是钱包,或者使用手机支付。很少见到有人把钱包在手帕里。店主应该和我一样好奇,问老人:“叔,现在很少见人把钱包在手帕里了,您今年高寿啊?”
“八十七岁了。”老爷爷继续说,“家里生活条件也不好,孩子们给的钱我害怕装丢了,那可是孩子辛辛苦苦挣来的,包小手帕,装在口袋里不会溜出去。”
店主扶着老人起身,我赶紧走过去给老人揭开皮门帘,老人笑着说了一句:“碎女子真乖,以后不知道便宜了哪家小伙子哦。”我朝着爷爷乐呵呵地笑。
“孩子,把钱装好,你爸爸你妈妈挣个钱不容易。”
“知道了,爷爷。”
望着老爷爷远去的背影,我想起了我的爷爷,他是去年去世的。想起和爷爷在一起的日子,想起他也用个小手帕把鸡腿、糕点、糖果、瓜子包起来拿回家,看着我吃他便开心地笑,想起他爱宠地捏我鼻子……心里酸酸的。
我悄悄冲着老爷爷背影说,老爷爷,路上小心点。
老爷爷走后,我想着自己的父母也是那么节俭,用心。我的爸爸妈妈是农民,他们每天在地里忙着,省吃俭用,每月给我打生活费。每次我说够了,他们还要再说一句,不够用了给家里打电话。其实我也在学校做了一些兼职,一天能挣百八十元。周内中午放学了,在饭堂打个工,刚好管一顿饭。我没有告诉父母做兼职的事,我想为父母减轻点负担,不想让他们担心我。
我希望经常遇见这个老爷爷,他笑起来多么好看啊,特别像我的爷爷。我要经常在小镇走走,说不定还能碰见这个老爷爷呢。人世间最美的过往或许就是珍惜每一次遇见,善待每一个在你生命里出现的人。因为他们的出现,生命才丰富多彩。
责任编辑:龚蓉梅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 韩媛媛(2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