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09月2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浓淡相宜海陵岛(随笔)

李钊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1年09月28日   15 版)

    细雨中,车往海陵岛方向开去,远远看见一排排养鱼的网箱,隐约听到海浪拍岸的声音,我知道,离海陵岛近了。

    在滨海城市生活多年,对海是不陌生的,但对海陵岛却一直存有执念,或为浪声如歌、银沙如雪的十里银滩,或为岛上流传的蓝色海洋的美丽传说……

    海陵岛位于阳江市西南端,因形状像横卧的海螺,旧名螺岛。沧海桑田,地壳起伏,“海螺”升上海面露出全貌,渐渐变成一望无际的“海中丘陵”,因而得名海陵。海陵岛处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近年来原本荒凉的渔岛日益繁华,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海岛”之一,也成为守望南海、闪闪发亮的“金海螺”。

    入住酒店后,推开阳台的门帘,海浪抚过银色沙滩的沙沙声率先撞入心窝。不及一秒,接天的蓝色碧波迎面而来,如蓝色的轻纱笼住全身,湿润的海风穿透薄幕,给人由外而内的沁润和洗涤。远远望去,蓝天和海洋的分界线模模糊糊,分不清是蓝天浓郁了海水的蓝,还是海洋滋养得蓝色的澄澈。如果不是蓝天保持寂静,海浪持续流动,我的目光无法触及水天相接处的温柔曲线,必将沉醉于漫无边际的蓝色中,辨不出身在何处,只明了心之所向。

    午后,我与家人漫步于十里银滩。闪闪发亮的海沙是星辰漫步沙滩时留下的碎片,游人或在沙滩上且行且笑,任由海浪滑过脚背,用细细的泡沫将脚印抚平,一切了无踪迹,只需一路向前;或躺在葵叶搭成的草棚下,轻轻听着海浪弹奏的乐曲,看着白云间泄下的一米阳光,静静回望似水流年,心中唯余淡淡甜意;也有勇者,坐上摩托艇,一头扎入连绵不断的波浪,时而跃上浪尖顺势而为,时而扎入海浪中心破浪前行,浮沉之间,细浪扑面,迷离间已忘却人世悲欢。而我两岁半的女儿则安静地在沙滩边,专注的用小铲子和水桶,搭建着心中的城堡,脸上布满简单和纯粹的喜悦。

    岛上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是绝对不容错过的。博物馆的立面由五个大小不一的椭圆体连环相扣组成,远看既似起伏的波浪,又如展翅的海鸥,海洋文明和岭南风貌相融相生,相得益彰。入馆后,沿着扬帆、沉没、探秘、出水、价值、遗珍、成果七大主题展区,沿着引导线,沉浸于声光电影的展示中,不仅阅尽世界上发现的最大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前世今生,也领略到千百年前中国商船扬帆起航、货通四海的盛况,只感叹昔日已去,盛世今朝。

    博物馆内一座巨大的“水晶宫”吸引了我们的目光,那是“南海一号”沉船遗骸的所在。“南海一号”在海陵岛附近海域的海底沉睡了800多年后,岁月的侵蚀、海水的浸泡、生物的扰动,让他和船载的文物变得无比脆弱。直到2007年我国水下考古工作者率先采用沉箱整体打捞技术,让“南海一号”沉船整体摆脱幽暗封闭的深海,水下考古工作者用里程碑式的创举让缘起宋代的美丽传说永久的刻在海陵岛上。一件件保存完好的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等宋代名窑的瓷器,一件件精美绝伦、带有异域风情的金银器……所展示的只是出土文物中的小部分,但他们身上印刻的符号,承载着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恢宏灿烂的历史。

    品味了银滩的轻柔,丝路的厚重,自然得寻一处幽静所在去安抚尚无着落的胃。靠海吃海,海陵岛美食的主材无疑是海鲜,但它们的灵魂却是“豆豉”所赋予的。焖、炒、煎、煮、炸……豆豉的适时加入瞬间将海鲜的美味激活,大海的味道在舌尖上无限拓展延伸、盘旋跳跃,海鲜的清甜和豆豉的浓郁交织纠缠,难舍难分却又层次分明,入口品出满满的深情。面对海洋的馈赠和时光的珍藏,初时细细品味,稍后只顾大快朵颐,所有人都领悟到,放下矜持,才是对海陵岛美食最大的尊重。

    凡尘喧闹,世事纷扰,每个人都需要有个适合的地方,来安放自己的灵魂。那么,去海陵岛吧!在银滩上寻找一份宁静,在丝路中寻找前行的方向,浓淡相宜,每一刻都是你的适意时光。

    责任编辑:龚蓉梅

阿满的宝贝(小说)
浓淡相宜海陵岛(随笔)
何处秋窗无雨声(随笔)
爱,是生命里一首永恒的歌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