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11月3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老杨的自行车(随笔)

山东科技大学学生 康亚昕(21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1年11月30日   08 版)

    高中时期,班主任老杨住在学校家属区里,离学校的教学楼有一段不近的距离。所以,老杨总是骑着一辆自行车往返。

    老杨的自行车很特别,是一款古典的老式自行车,因为年代久远,自行车的零部件自然磨损,链条运作时便会发出金属的摩擦声响。

    虽然老杨年岁已高,蹬自行车时却极为卖力。老杨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将自行车的脚踏板踩到最低处,周而复始,风雨无阻。遇到再恶劣的天气,老杨也会一如既往地骑车赶往教室,监督我们早自习的功课。

    高中时,我颇为嗜睡。每当我在前往教室的路途中,听到老杨自行车传来的特殊声响,便会下意识地加快脚步,试图赶在老杨之前到达教室,以此逃过贪睡的惩罚,但每每都不能如愿。

    早自习迟到的惩罚,往往是在教室外的走廊上罚站背诵,或者是一些书面的抄写作业。早自习的走廊上,常常只有我孤身一人。

    少不更事的岁月里,我总是抱怨进入了最严苛的班级,长大后才明白老杨的可贵。听不懂前途与未来的年龄里,是老杨每日骑着自行车如期而至,才将懒惰成性的我一步步拉回正轨。

    所幸,在老杨的殷切敦促之下,我学习的积极性日益提高。最终,也在高考中稳定发挥,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毕业典礼上,老杨再次骑着自行车露面。作为优秀教师的代表,老杨的发言简洁有力,末了补上一句:“终于把你们都送进大学了,以后我就能接送我儿子上学了。”

    一句话说得我泪眼潸然,也引得台下学生掌声雷动。对于家庭的亏欠感,或许是每一位人民教师光荣的称号背后所背负着的沉甸甸的代价。思及此,我便心下了然:唯有谨记师训、勤勉于业,才不负老师之厚望。

    前不久,我回到高中学校探望老杨。老杨已经到了快要退休的年纪,却依然奋战在教育一线。那辆老式自行车,现在被更加快捷的电动车所取代。交通方式虽然变了,但我却在老杨慈爱的眼神中,看到了他对学生不变的拳拳之心。

    责任编辑:龚蓉梅

老村庄(小说)
听雪(随笔)
老杨的自行车(随笔)
看戏(随笔)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