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得知自己任教乌兰毛都中学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不知道能不能得到孩子们的喜爱。”北京林业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刘京奇说,虽然他有过几段支教经历,但去到乡村中学还是第一次。
刘京奇本科学的是机械专业,他希望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便担任起了学校课外兴趣班科技小组的老师。最开始,他认为科技兴趣班就是带孩子们了解一下科技知识、动手制作些模型,调动他们的兴趣,并没有什么难度。但在第一堂课后,刘京奇彻底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实验室里面,可以让孩子们动手操作的器材太少了。学生对于科技的了解也基本都是通过电视,知识非常匮乏。而且这门课作为一门新授课,还没有成体系的授课内容。”刘京奇坦言,第一堂课就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一波三折的滋味。
“抽象思维的概念,学生们不好理解,我就让学生们动起来,尽量让每堂课都理论结合实践。”在刘京奇看来,每节课最大的难题就是缺少所需的教具。为了给学生上好这门课,他利用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进行改造、组装,开始自己动手制作实验教具。矿泉水瓶、一次性筷子、木板等,都成了他手底下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每次学生们瞪大了眼睛,目不转睛地看我演示实验的时候,那种求知的欲望,让我感觉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刘京奇告诉记者,他与学生的双向奔赴,让他们看起来更像是朋友,在成长的道路上互相陪伴、互相成就。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的奇思妙想越来越多。课余时间,也总是会跑到办公室,和他分享着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老师,您什么时候带我们去发射‘火箭’吧!”这已经是学生第三次问这个问题了——这要追溯到第一堂科技课。课上,刘京奇和学生们分享了自己在大学期间的科创经历,通过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故事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其中就有一个关于火箭发射的小实验,学生们尤为感兴趣,不断地询问着老师是否可以教给他们如何制作、发射火箭。
“兴趣才是真正的老师,我只不过是他们的引路人而已。”刘京奇为了不辜负孩子们的热情,答应一定会教给他们如何亲手制作一个“小火箭”。他课余时间就开始画图、确定尺寸、寻找零件,甚至为了实验所需的一个小零件跑遍了周边几乎所有的乡镇。每一个步骤都规划得严谨细致,生怕因为自己的疏忽,导致给学生们传授了错误的知识。
刘京奇将教室搬到了操场,带领孩子们一起完成了“火箭”的组装。他给这只“火箭”取名为“突破号”,希望这里的孩子们可以和火箭一样,敢于直视浩瀚的深空,在以后的人生中不断突破自我。随着“嘭”的一声,带领学生们制作的“突破号”火箭径直飞向了杭盖草原的天空。此刻,时间仿佛静止了一般,翱翔的“突破号”和孩子们满足的笑脸相互交映,成了日落时分最美的画卷。
“老师你快看,我的‘火箭’飞得是最高的!我做‘火箭’的时候偷偷许了个愿望,希望长大能成为科学家!”学生包晨祥飞快地跑到刘京奇身边,拉着他的胳膊,开心地告诉了老师他的小秘密。
“火箭发射成功,我想孩子们的心也已然突破天际,飞向了更美好的无垠之地。”刘京奇感慨地说道,与其说火箭飞得更高更远,不如说孩子们的内心梦想着更广阔的舞台。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完成了曾经认为不可能实现的作品,是对他们最大的认可和鼓励。
本报记者 谢宛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