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视频,偶然刷到“双料影后”咏梅在《金鸡论坛首秀:2020电影现象》活动现场讲话的一段视频。咏梅在谈到“40+”女演员现状时说:“我已经跟我的皱纹和解了,现在我不仅不会对皱纹感到紧张,反而觉得有些骄傲。年龄不是我的敌人,我的故事写在我的脸上。而这张脸,就是对时间最真实的一种致敬。”咏梅的话语,温柔而通透,她将皱纹视为岁月赋予的恩赐,展现了一种真实而优雅的生活态度。
每一条皱纹都承载着时间与成长。看过一部纪录片,黄土高原狂风肆虐,一位老支书手拄铁锹,沟壑纵横的皱纹里钳着经年累月的沙土,每条皱纹都是一部活历史:带领村民修凿山路时被山石划开的口子,退耕还林时挥锹栽种树苗汗水流淌的印痕。这些深深浅浅的纹路像图文般记载着时代的密码,记录着老支书行走的痕迹。如果说文物上的锈迹是历史的包浆,于人而言,皱纹何尝不是时光镌刻的印章?
你只负责精彩,老天自有安排。景德镇古窑里的老匠人,布满釉痕的手掌在破损的瓷瓶上描金补釉,那些被岁月磨出茧子的指节里刻画着岁月的风雨雪霜,竟能让碎瓷重生出比完整时更惊心动魄的美。在厦门鼓浪屿拜访林巧稚纪念馆,我凝视玻璃展柜里她80岁时用过的听诊器,金属表面还留着体温的凹痕,泛黄的医嘱单上,颤抖的字迹依然在叮嘱护士:“胎心监护要数够20分钟。”仰视这个把自己一生倾注医学的泰斗,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比鼓浪屿灯塔更温暖的光。
活成最真实的自己,岁月,也不过锦上添花而已。李清照晚年在临安城的巷陌里,鬓角的白发簪着新开的梅花,把“生当作人杰”的豪情揉进《金石录后序》的墨香里。辛弃疾在江西上饶的茅檐下,把“醉里挑灯看剑”的豪情酿成《青玉案》的婉约,60岁的胡须里藏着比少年更炽热的星火。真正的优雅,是把沧桑活成风骨,让生命在每一个阶段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此刻,我立于镜前,细细打量着眼角与额头的纹路。它们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宛如时间的刻刀,在不经意间镌刻下岁月的痕迹,交织成一幅独特的岁月画卷。当晨曦的柔光斜斜洒落,这些纹路仿佛化作了光的轨迹,引领着往昔的岁月在其间缓缓流淌。
或许,正是额头的皱纹抑或头顶稀疏的白发,才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时间的意义,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刻。与每一条皱纹和解,就是与自己的生命和解,接纳每一个阶段的自己,无论年轻还是衰老。生命因经历而丰盈,因真实而美丽。让我们带着这份从容与优雅,坦然前行。
见习编辑:赵小萱
责任编辑: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