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库尔勒,梨花如雪,大朵大朵洁白绽放在枝头。
新疆库尔勒市第四中学的梨树下,一群身着汉服的学生正簇拥着北师大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老师合影。花瓣簌簌落在少年肩头,定格的笑靥与绽放的梨花相映——这是我们北师大研支团扎根此地的第25个春天。
从燕山到天山的跨越
去年盛夏,我们初抵南疆。远处天山巍峨挺立,枝头香梨已结出拳头大的果子。
上讲台前的那晚,台灯彻夜未熄。教案本上挤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黑板板书设计改了又改。欣竹咬着笔杆喃喃:“明天第一节课该从哪儿切入?”钟洁将备课本摊开,思维导图旁写着好几种“互动环节”“学生案例”;翘楚正在笔记本上列出“初高中衔接知识点清单”,每一行都透着严谨。
这个忐忑与期待交织的夜晚,成了我们教师生涯的起点。
讲台外的星辰大海
短短数月,孩子们便与我们形影不离。
他们很快“占领”了我的办公室:习题册旁堆着手写信,窗台上摆满折纸星星,连教案本里也夹着学生画的卡通肖像。一名学生曾攥着试卷低声对我说:“老师,我想去北京找你,但我的成绩不够……”我轻拥她回答:“努力把‘不能’变成‘能’。”
一次次这样的对话,成为激励师生共同前行的力量。
跨越天山的绿洲
我们深深地爱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
支教不仅是课堂内的传授,更是课堂外的耕耘。风华正茂的年纪,我们常常苦于自己被困在方寸书斋之间,读万卷书却无法行万里路。来到西部,来到库尔勒,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把青春挥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是多么荣幸的一件事啊!
我们也用行动想在这里留下些什么——成员振龙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建立普法服务队,让反诈、未成年人保护等法律知识走进社区街道;队长博研建立“雪绒花”心理服务队,在各个中小学开展团辅,用沙盘游戏解开留守儿童的心结。当法律知识化为护身铠甲,当团辅游戏驱散成长阴霾,年轻的支教者们用专业浇筑出另一种“绿洲”。
那个曾经怯生生觉得自己分数不够的孩子,在这个绿意盎然花开灿烂的春天,轻轻抱住我:“老师,我一定会去北京找你。”
梨花年年盛开,希望的种子早已埋下。我知道,教育的意义恰如这梨园——春日花开是愿景,秋日果熟是答案。自2000年开始,北师大研支团已经在库尔勒耕耘了26年。26年播种的信念与知识,终将借长风飞越天山,在更远的土地扎根生芽。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