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是宋代蒋胜欲先生的一首词。虽然自己如今还不能窥其全貌,但也已经到“有感”的程度了,而非“为赋新词强说愁”。在世人皆道人生最快乐的少年时期(包括童年)往往感知不到这所谓的快乐,而到了能够了解这份欢乐之时,却早已弄丢了它。
小时候我总是期盼点什么:下雪、电闪雷鸣抑或是一场始料未及的大暴雨,企盼着能为平淡的生活增添一点趣味。所以当乌云为太阳戴上面纱,天空掉下石子大的冰雹,我的内心激动着。小时候我总是期盼点什么,但等到真正了解时,内心的那蠢蠢欲动的痒却早已不复存在了。如今再见一场难得的大暴雨或初冬的新雪之时,只能在生活面前低下曾经高傲的总角。
但这或许也并非坏事,老舍说:“无论怎么说吧,过去的一切都不可移动;实在,所以可靠;明天的渺茫全仗昨天的实在撑持着,新梦是旧事的拆洗缝补。”我们对昨天旧事的期盼与激动一定拆洗缝补到了我们明天的新梦之中吧!就是在这样的循环之中,我们的生活才得以前进,我们的人生才多姿多彩,不落于窠臼之中。
所以,前进吧!不要害怕失去,今日踽踽独行丢失的只会是困苦的皮囊,他日便会缝补成一对华丽的双翼。
在时代的洪流之中,我们乘在“客舟”上,静静地坐着吧!因为,不知道哪一站才是我们的“僧庐”。
责任编辑:曹竞 张仟煜
实习生:孙子骐
上一版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